close

記者王孟倫/專題報導

「快,外資調升某股票的投資評等,可以進場搭外資順風車嗎?」「怎麼辦?外資看壞台股,是不是要出脫手中持股了?」受到近年來外資大舉買超台股影響,很多投資人喜歡把「外資報告」當作「股市明牌」,不過,外資報告琳琅滿目、種類繁多,投資人除必須先了解、搞懂這些外資報告的真正意涵外,還需多看多比較,才能降低投資股市風險。

須掌握三大要點

所謂的「外資報告」,就是外資券商研究部門分析師提供給外資法人的研究報告,用以做為買賣依據。外資報告學問不少,市場上有人甚至會以外資報告內容作為炒股題材,如果不了解箇中玄機,或沒有仔細判斷而貿然跟進,屆時,慘遭套牢或虧損機會就非常大。以下是外資券商交易室主管建議投資人,外資報告必須掌握的三大要點:

一、解讀投資評等的意義:

有時可以聽到某些投顧老師或股市名嘴,以╳╳外資券商「推薦」或「喊進」某檔個股,建議投資人趕快買進;但必須注意,這可能只是某外資分析師的「既有看法」而已,也就是說,該檔個股原來的投資評等就已經是買進(buy),並沒有改變。

簡單來說,除非外資分析師改變「投資評等」,例如「調降」或「調升」,如果評等相同未變,意義根本就不大。此外,每家外資券商的投資評等用語不太一樣,等級也不盡相同,總歸來說,可分類為買進、持有、賣出三個等級。

一位外資交易室主管透露,如果某檔股票投資評等從「買進」調降為「持有」,這種調降動作其實意味著,差不多要出脫持股了,並非真的要投資人繼續再抱這檔股票。尤其在多頭行情時,如果被調降為持有,意義和賣出幾乎是相同的。

二、多比較其他外資報告:

因為外資券商不是只有一、兩家而已,如果只有一家外資報告調降評等,不能過度解讀整個外資圈都看空,還要再觀察其他幾家的看法。

國內規模較大的駐台外資券商約有十家左右,如果某檔個股在短時間內被三、四家外資券商調降評等,通常會引起外資的連鎖效應而賣出。

三、目標價僅供參考:

許多個股外資報告除列出投資評等外,還有目標價,但投資人如果照外資目標價來買賣進出股票,往往會事與願違。這是因為,外資券商內部都有規範,若要將投資評等調高,前提是這檔股票未來必須要達到一定幅度上漲空間,有的是10%、有的是15%;當有一位外資分析師預估這檔個股可以買進,在他調升評等的同時,目標價也得被迫調整一定幅度。

換言之,為了讓投資評等可以調升,外資分析師也只能按照公司規定,將目標價拉高。先前,某些外資對某些個股的目標價就訂出天價,就是這個原因。因此,建議投資人應把目標價當作參考用,以免得投資失利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貧窮拜家女 的頭像
    貧窮拜家女

    貧窮拜家女 -- 生活。慢活。樂活

    貧窮拜家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